我在农村长大,19岁开始从事农村教育,20岁开始从事农村工作,这段人生经历使我对农村有着很深的感情。20多年来,辗转于政府、企业、教育诸行业,亲历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,为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叫好的同时,也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无序而担忧。下面我从三个方面阐述我对新农村建设的看法。
一、中国农村存在的问题:
1 农民工问题:农民工是独具中国特色的一个社会群体。几十年来,中国农民工确实为中国城市发展和经济繁荣做出了很大贡献,但也由此引发了留守儿童问题、城市人口过多、城市就业难、农村空巢、部分地区土地荒芜等一系列问题。
2 留守儿童问题:根据全国妇联的统计数据,中国约有留守儿童6100万。由于父母常年在外,造成了留守儿童的亲情和必要教育的缺失。这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,也关系到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稳定,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。
3 农村空巢问题:随着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,相当数目的老人远离儿女,留守农村。这些老人不仅在生活上缺少照顾、经济上缺乏保障、精神上更是没有寄托。
4 土地荒芜问题:个别地区,因为农民常年在外务工、种地不赚钱等原因,出现了土地大面积荒芜现象。
二、中国为什么不能普遍性推广农村城镇化:
(一)中国城市化的问题:
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的城市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进程。但随着城市化步伐越来越快,中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很大的问题。
1 城市化严重失控:城市化应该是工业化自然而然发展的结果。但中国的工业化还没有达到如此水平。而中国的城市化完全以政府规划为主导。政府为了城市化却牺牲了广大农民的利益。靠去征地,把土地城市化,把人口挤到大城市当中,这是为了城市化而城市化,是盲目的城市化,脱离了循序渐进的原则,导致城市化严重失控。
2 强拆强征问题:政府为了所谓的城市化不惜对人民的住宅进行强拆和强迁,全国各地因强拆而发生的自焚和跳楼事件比比皆是。在城市化的进程中,各地都在大肆征地建厂盖楼,几十年间,中国的耕地减少了数亿亩,这些土地绝大多数被城市所占有。在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中,农民不是从土地上被解放出来,而是被迫离开了土地。
3 城市环境污染问题: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,工业和生活污水以及废气的排放量大大增加,造成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,还有汽车等交通工具带来的噪音污染,城市建筑大量使用玻璃、金属以及景观灯饰带来的光学污染等,日益成为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。
(二)推广农村城镇化的后果:
城市化既然已经失控,推广农村城镇化的后果,就是把城市化的问题进一步蔓延到农村。
1 更多农民失去土地。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,失去土地就失去了基本生活保障,致使中国出现更多的贫民。
2 更多耕地被圈占。土地资源是有限的。中国约有十四亿人口。如果耕地持续减少,势必会导致缺粮危机。
3 更多的环境污染。中国需要保留一片净土发展农业。如果在农村大量建设工厂,就会严重污染水资源,生产出有毒粮食。而且一旦地下水被污染,很难洁净。后代如何生活?
三、新农村应该如何发展:
政府应该控制城市发展规模,鼓励农民工回乡务农,用最短的时间消除农民工现象和留守儿童现象。政府需推出一系列政策扶持农民发展农业经济。
1 为农民提供养老金。若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养老保险,就会有很多人愿意做农民。
2 加大农村教育资金投入,改善教学场所和教学设施,改善教师待遇,为农村教师设置特别奖金,鼓励教师主动到农村任教。
3 加大农村医疗投入,改善农村医疗条件,为农村医生设置特别奖金,鼓励医生到农村从医。
4 提高农村行政工作者的素质和管理水平,为农村公务员设置特别奖金。鼓励农村大学生就读农业大学,凡农业技术和农业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愿意回乡建设,可以提供全额奖学金。
5 鼓励农民发展小农经济。农村缺乏企业管理人才,不适合发展大规模养殖和建设工厂。很多企业圈地之后,很快破产,造成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。政府应该高价购买农民的粮食,鼓励农民积极种田,让他们有钱可赚。鼓励农民发展家庭养殖。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等可以为家庭养殖户提供资金支持。
6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,改善交通条件,加强文化建设,改善生活用水、取暖等条件。自然条件不适合居住地区的农民,若自愿,可以就近移民。
综上所述,新农村建设需要一个过程,不可操之过急。当前,腐败现象非常严重,能够真正为老百姓做事的人还太少。建议中央在反腐未取得全面胜利之前,不可深化城镇化建设。中国最需要改革的是人心。美丽中国梦呼唤良知回归。否则,一切都是空谈。
0
推荐